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构筑国际人才新高地 推进“职业教育+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11      浏览人数:2580 A+ A -

  近日,教育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秦冠英、中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校毕国涛,提出建立“教育与人力资源自贸试验区”,构筑国际人才新高地的政策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提出,全面开放自贸试验区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国内外知名企业同自贸试验区内及所在区域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或实操实训基地。对学制类职业教育,坚持双向开放。大力发展非学制类职业技能培训,丰富职业技能培训市场业态,支持境内外企业发展高端和特色培训。探索自贸试验区职业技能培训与人力资源发展相结合的特有模式,活跃自贸区试验区国际人才市场,为自贸试验区和所在区域提供强有力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支持。

  建议还提到,大力发展自贸试验区人力资源服务业,构建国内国际人才双循环枢纽。发挥试验区优势,提升配置和参与国际人才治理的能力。打造国际人才管理和服务的枢纽。引进国内外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加强同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制定配套支持和促进政策,对接国内外人才需求开展多种人力资源服务。建立国际人才教育和培训的枢纽。协同自贸试验区教育服务业的发展,推进“管理+教育培训+发展”的全流程人才服务,推进区域内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

  法治化是国际化的基础,也是孕育、激发和保护创新的基础。秦冠英和毕国涛认为,依托试验区发展教育和人力资源服务,应建立高度法治化的发展环境,重点就外资准入、质量评估、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关键问题加强立法。

  此外,秦冠英和毕国涛认为,需完善自贸试验区教育与人力资源机构退出机制。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持续性对教育及人力资源服务消费的结果及满意度来说至关重要,有必要对自贸试验区教育及人力资源服务的退出机制加强管理。建立“预警”和“缓冲”制度,在加强日常监督的同时,在机构出现“危险信号”时启动相应的“预警”机制,并制定合理的“缓冲期”,给予必要的扶持,允许其进行及时调整,尽快摆脱危机。明确终止机构的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中创信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蒙ICP备19005268号-1       蒙公网安备15010302000576号 电子营业执照    网站建设       

中创信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人才推荐 内蒙古企业管理咨询 呼和浩特考试服务 内蒙古猎头服务